我了解很多人都 一直在尋找自己適合的髮型,也經常問我們「你覺得我適合剪怎樣?」
說真的,有時候挺回答不出來的,因為髮型設計上有許多考量,回到「設計」這兩個字的本質來看看好了
所謂設計即「設想和計劃,設想是目的,計劃是過程安排」,通常是指有目標和計劃的創作行為及活動。
其實設計都是有目的性的,你來設計髮型當然也有目的性,我們多數的時候聽到比較適合的時候,其實我們髮型師都在想,要適合你的個性?還是適合你的臉型?還是適合你的職業?還是適合你的生活習慣?
大家可以自己思考看看,我們去設計一個髮型的時候比較在意的點是什麼,或者在髮型上比較堅持的是什麼,例如,我不喜歡露出額頭,這可能是一個堅持的點,那麼設計髮型就該從這個地方去執行,我不喜歡剪短髮,我不喜歡很扁塌…其實我們可以說出許多堅持,這個堅持就是髮型師與你的討論空間在哪了
在髮型設計上撇開生活習慣阿,喜好那一面,髮型設計一般來說分成兩個大重點
第一個重點:適合臉型,頭型,五官分布比例
這個部分算是大家比較了解的,但大家經常提說我的臉比較大,我的臉比較長,我的頭後面很扁這一類的,其實這些都是答案,但是好看的髮型放在你的臉上會適合可能要觀察更細微的比例
舉例來說:我感覺我的臉經常很大因此不敢剪短,但你可能是顴骨比較高導致視覺上很像臉很大,你需要的長劉海或者八字劉海來做到顴骨的修飾才會感覺臉變小,畢竟臉是3D的,並不是只有橫向的發展

例子2:臉很圓很大,因此不敢剪短髮也不敢露額頭,這是滿多人會有的困擾,但是我們必須正視問題,臉很圓是"形狀"的問題,有可能你的臉很尺寸小,但是是圓型的因此拍照都容易感覺臉大,會造成圓臉也可會有兩種狀況,下巴不夠長或者額頭太窄,你需要選擇得髮型可能是有點輕盈的瀏海能露出額頭,或者在層次上能在臉的附近做點修飾,很多人因為怕圓就想要把劉海跟兩側留很厚刻意地遮住臉,的確面積變得更小了,但有時候比例不見得變美

第二個重點:適合的頭髮條件,髮質,長度
第二個重點其實跟第一個重點有微妙的連結,想跟大家說的事情是,每個人頭髮條件不同,條件可能是顏色,可能是髮量,也可能是自然捲,或者過度直線,必須要先知道你喜歡的髮型是不是自己的條件符合?如果不符合是否能經過化學處理(燙染)或者整理達到自己滿意
舉例來說,我想要一個蓬鬆的鮑勃頭來修飾我的長臉(是舉例!不是真的設計),但是我的頭髮很扁,頭髮很直,面臨這個狀況首要問題就是,你選的髮型應該沒錯,也很適合你的臉型,但你的頭髮卻做不到,你可以有幾種方法,自己學會吹整,或者進行燙髮來達到需要的平衡

舉例2:你的五官很精緻,很適合剪厚重的瀏海襯托"眼睛"的美,但偏偏是額頭比較高,額頭也比較凸(額頭比較凸的人剪瀏海很容易黏在額頭),髮量剛好前區比較少,這個時候可能燙髮也無法改變結果,因為實質素材份量都不足,若真的很想得到可以試著戴假劉海,或者折衷換一點感覺達到平衡

今天就跟大家提這幾個想法,應該在這樣的說明中感覺的出來,一個好看的髮型需要評估的狀態的有哪些,除了自身的喜好,以及想要的目標,更重要的是臉部條件與頭髮條件的平衡,很多時候是我的臉適合但是頭髮條件不允許
因此我們許多時候會透過燙髮染髮來協助完成髮型的完整,更能在五官臉型上襯出,當然自己學會吹整也是很重要的啊啊啊,這篇文章只是想跟大家分享設計髮型上會有怎樣的思考,無論你是消費者或者髮型師都可以多面的思考,所以身為髮型師有時候也會遇到為難的時候,該不該直接的說出缺點,還是思考怎麼做到….
相信我,每次設計髮型一定要盡量說出自己的願望,想要變帥氣,變有氣質,想多睡十分鐘,想要怎樣怎樣怎樣的,好的髮型師一定會收集你的願望然後跟你現有的條件做一個平衡,好看的髮型就是在所有條件中有進有退,達到一個完美的和諧!
之後在針對不同男生女生或者不同髮型分享各種專業,希望大家喜歡這篇文章!
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在下面留言,也分享給你所有對髮型設計有疑惑的好朋友,我是你的髮型師志遠,下篇文章見

想請問如果自己本身是喜歡從容慢 只要一趕就會很慌事情容易做不好 自己心態上也會很疲憊但當設計師時有時候就是要跟時間賽跑 對此有什麼建議嗎~
讚讚
把想法跟做法先分開 🙂
讚讚